大暑和处暑有什么区别 立秋不是秋 处暑才是秋
处暑丨暑气至此而止,向着丰收笃行
处暑,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,秋季的第2个节气。
“处”有当机、观察、转化之意,“暑”有属性、类别、方向之意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:“处,去也,暑气至此而止矣。”
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,从而开始秋高气爽的时节。秋意冉冉,正如人到中年,虽不似青春时激情似火,但内心愈发丰盈与平静。来到了收敛、包容、变通、妥协的中年之秋,虽少了蓬勃的威势,却多了一份沉稳与坚定。
暑气至此而止,笃行不怠才是正解
很多人不太在意处暑这个节令,有点不解这样一个貌似入围暑夏的时段,怎么混迹在秋天呢?
俗语说“争秋夺暑”,是指立秋和处暑之间的牵连拉扯。虽然秋季在意义上已经来临,但此时夏天的暑气仍然未减。农耕之中,处暑仍有许多事要做。
棉花要摘、芝麻要拔,但先要收麻。麻是苎麻,根似生姜,叶背白,又称白麻。麻收好了,要翻地种萝卜,因此又称“处暑萝卜白露菜”。
《管子》有言:“今日不为,明日亡货。昔之日已往而不来矣。”如果今天不适时耕作,明年就没有农作物可收了,而且流逝的时光也不会回来。
时间不等人,把握当下,谨记勤奋、积极和自律,才能行稳致远,越走越顺。
“少年易老学难成,一寸光阴不可轻。未觉池塘春草梦,阶前梧叶已秋声。”这或许也是处暑时节,我们应体悟的道理。
万物四季轮转,顺势而为方有收获
陆游曾说:“四时俱可喜,最好新秋时。”处暑来到,大雁高飞,天高云淡,处处都是一片清丽的新秋好景象。我们也该重整旗鼓,以崭新的气象,拥抱未来。
《鬼谷子·持枢·全篇》有云:“春生,夏长,秋收,冬藏,天之正也。”四季轮转是自然界不变的规律,而顺应自然的变化,依势而动,方能事半功倍、行之有效,是一个人沉稳成熟的表现。
大家都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。
古时黄河流域,洪水肆虐。尧帝时代,大禹的父亲鲧尝试以堤坝阻挡洪水,却如冬雪堵春流,徒劳无功,反致水患更烈。
舜帝继位后,他任命大禹来继承并改进治水工作。大禹带领伯益、后稷等人,遍历山川,细察水文地理,洞悉自然之势。
基于深入的观察,大禹摒弃了旧有的堵截之法,创新性地提出“疏堵结合,以疏为主”的策略。他根据河流的自然流向和地势特点,巧妙规划,引导洪水入海。终使黄河流域洪水得以驯服,农田得以灌溉,百姓安居乐业。
听过一句古语,很有道理:“水随形而方圆,人随势而变通。”水无形,所以可以随着盛装它的器皿而变化;人处世间,也需懂得审时度势,灵活变通,方能于变化中寻得机遇,成就一番事业。
有时候,生活中的不快乐往往源自我们盲目的较劲与过度的执着。我们过度思考,在无形中自我折磨;执着过度,让心灵疲惫不堪。
放平心态,接纳四季轮转,生命起伏,这并非消极度日,而是把我们的生命能量从那些纠结和执念中收回来,以充盈的状态去面对这个世界。
学会顺风驶船,乘长风,才能破万里浪。
主播:李雪
《民生周刊》新媒体编辑
心里种满花,人生就不会荒芜
文章来源:民生周刊(ID:msweekly)
画家:余穉
出品:民生周刊(ID:msweekly)新媒体部
“喜马拉雅FM”-“全民夜读”栏目
“民生周刊”
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,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。
“人民旅游”
分享游记与攻略,展示美景与美食,在这里,体验不一样的风景与风情。
“人民名品”
了解不一样的“人民”国货,打造非凡的民生“名品”。
处暑是什么意思
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。“处”含有躲藏、终止意思,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。也就是说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,到此为止了。处暑以后,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;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,降水逐渐减少。尤其是华北、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、保墒;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。处暑节气的由来?处暑节气期间的天气特点?一起了解下